據銀川海關統計,2023年前2個月,寧夏對東盟進出口7.2億元,同比增長138.3%,高出寧夏進出口整體增速131.6個百分點,占同期寧夏進出口總值的20%,超過歐盟躍居寧夏第一大貿易伙伴。其中,出口7億元,增長136.9%;進口0.2億元,增長202.5%。
從貿易方式看,一般貿易占據絕對地位。前2個月,寧夏以一般貿易方式對東盟進出口7.14億元,增長162.3%,占同期寧夏東盟進出口總值的99.5%;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0.03億元,下降75.7%,占0.4%;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0.01億元,下降95.3%,占0.1%。
從經營主體看,民營企業主導進出口且大幅增長。前2個月,寧夏民營企業對東盟進出口6.3億元,增長166.9%,占87.5%;國有企業進出口0.5億元,增長1%;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0.4億元,增長127.9%。
從貿易對象看,馬來西亞、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為前三大貿易國。前2個月,對馬來西亞、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分別進出口2.9億元、1.2億元和1億元,分別增長200%、118.2%和106.3%,合計占寧夏對東盟進出口總值的70.2%。
從產品看,主要出口產品均大幅增長,農產品、機電產品為主要進口商品。前2個月,寧夏對東盟出口單晶硅切片2億元(去年同期無出口),占同期對東盟出口總值的28.9%;出口機電產品1億元,增長172%;出口農產品0.9億元,增長220.6%;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0.8億元,增長222.8%。寧夏自東盟進口農產品0.12億元,增長8284.7%,占63.6%;進口機電產品0.04億元,增長40.9%,占22.5%。
據悉,今年2月7日,中國—東盟自貿區3.0版談判啟動首輪磋商,雙方將數字經濟、綠色經濟和供應鏈互聯互通等納入自貿協定,多領域全方位合作將促進更多東盟國家優質產品進入中國大市場,助推中國—東盟經貿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。同時,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實施一年來,政策紅利持續釋放,東盟是寧夏在RCEP的重要貿易伙伴,前2個月寧夏對東盟進出口占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規模的54%,其中對東盟進出口的中間產品5億元,增長116.6%,占寧夏與東盟進出口總值的70%。
銀川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,自治區企業應緊抓中國—東盟經貿發展契機,重點推進經貿互補的新產業鏈、數字經濟、綠色經濟、互聯互通等合作,理解和把握中國-東盟與RCEP協議項下優惠政策,合理合規運用原產地規則,充分享受政策紅利。積極推動產業轉型,加強基礎配套措施建設,強化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整合,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,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。